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落实“科学教育做加法”的核心要求,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实施的2025年“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小学科学类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小学科学),2025年11月5日下午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开班。开班仪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教师培训部部长刘淳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党委书记林更茂出席。全国各地的50位小学科学骨干教师齐聚桂子山,开启为期10天的沉浸式学习与互动式交流之旅,为推动中国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桂子山下启新程,殷殷寄语明方向
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帷幕。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党委书记林更茂致开班辞。他代表学校及培训中心,向远道而来的参训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依托学校深厚底蕴,林更茂书记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文化积淀、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在教育教育领域的卓越优势。
林更茂书记系统阐释了本次培训“理论引领、实践打磨、资源整合、成果转化”四位一体的课程架构,向全体学员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筑牢立德树人之基。他希望学员们将弘扬教育家精神融入学习全过程,落实铸魂强师行动,在培训中涵养共同价值、砥砺品格修为,为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夯实思想根基。二是以数字赋能提质,落实精准实践导向。本次培训精准对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他勉励学员们着力提升数字素养与智能素养,将所学转化为鲜活的课堂教学实践成果,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三是以成果产出为引导,发挥示范引领价值。作为国家级示范项目,此次培训肩负着以点带面、辐射引领的使命。他期待骨干教师们珍惜难得的交流机会,提炼典型案例,深化成果产出,将所学、所思、所悟带回各地,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区域教师队伍整体跃升。

二、模块革新:从学科理念到AI赋能的全景布局
此次培训的亮点,在于其深度与广度兼具的课程设计。培训内容紧扣四大核心模块,全方位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一是锚定新课标,把准育人航向。深入研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引导教师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系统提升师德修养与心理品质。二是聚焦新课堂,破解教学难题。围绕新教材组织案例研讨与实践观摩,重点突破跨学科教学与思维型教学的方法策略,切实提升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三是强化专业内功,厚植学科根基。聚焦科学本质与教育研究范式,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和对科学课程本质的深层认知。四是拥抱新技术,探索未来教育。课程设置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模块,通过参与式学习和现场观摩,引导教师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数字化教学素养。
三、角色转换: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学员
开班典礼上,参训教师展现出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专业追求。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的李智成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他表示,学员们将努力实现从教师到学员的身份转变,以空杯心态虚心求教、博采众长;从经验到科学的方法转变,深入掌握探究式教学策略,让课堂成为培育创新思维的沃土;从个人到团队的格局转变,在交流碰撞中构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他郑重承诺,全体学员将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不辜负国家重托与学生期待。

四、落实国培:筑基教育强国新征程
此次“国培计划”示范项目的顺利开班,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务实行动。
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精心做好服务保障,为参训教师提供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确保培训高质量完成,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十天时光虽短,教育使命绵长。期待这50位科学教育的播火者,能在桂子山下汲取养分、淬炼本领,在返回各自岗位后点燃更多孩子探索科学的热情,为建设教育强国书写新的篇章。

(审读人:吴海涛 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