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化学学院举办,现已培养了一大批躬耕于为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勇于创新,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通过学习,学生要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着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国家培养科技拔尖创新人才。要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打下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基础;要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掌握一门外国语;要能胜任化学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能力;要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品德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基础教育化学教学的学科带头人和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和中学化学教师教育研究。首先,在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础上,较深入研究中学化学课程及教科书、学生学习心理、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实施与教育评价等问题。深度关注国内外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改革的方向和具体策略。其次,针对中学化学教师、中学化学职前教师等群体,开展中学化学教师教育研究,探讨中学化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和专业化发展水平,通过研究切实提升中学化学教师的育人能力、教研能力。
本专业的培养过程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统一要求,因材施教。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注重调动研究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