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2024年湖北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彰显了其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坚定立场与前瞻布局。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2024 年《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 年)》提出培养数字化人才的具体举措。高等院校需要加大数字人才的培育力度。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源于人文计算,是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深度融合的跨学科实践。数字人文探索人文知识的生产、获取、表达与传播规律,以不断发展进步的数字技术等为主要工具,以数字资源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等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案例分析方法等为主要研究手段,致力于跨学科对话中人文知识的组织、表示与传播,以推动人文知识创新和服务。
华中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专业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融合计算机科学、人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管理学等众多优势学科,依托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紧抓湖北省关于数字湖北发展的战略机遇,结合湖北的人文资源和楚文化特色,打造以公共文化管理、旅游产业、大数据产业发展为载体,以荆楚文化、巴土文化为支撑,重点推进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应用的数字人文专业办学新特色,培养具有人文素养、数字技术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数字人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路径,能够运用相关的技术工具、数据分析软件、编程方法分析处理人文问题。能够成为推动企事业单位的数字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引领数字文化发展方向以及未来从事数字人文相关研究的骨干人才。